“海門以人才創新能力作為評價人才的價值導向,更激發了我們干事創業的熱情。”日前,記者走進位于海門區臨江新區的澳斯康生物(南通)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工藝開發執行總監藺智勇對記者說。
作為蘇中蘇北地區唯一的江蘇省“率先開展人才發展現代化建設試點地區”,近年來,海門區出臺系列人才新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區率先在長三角地區提出“頂尖人才來海創業免評審”“企業自評專家”“全職高薪人才項目申報突破年齡、職稱、學歷限制”等政策。在人才評價機制方面,海門切實破除“唯年齡、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四唯”傾向,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多維評價體系,并分類制定針對各行業、各層次及產業細分領域的人才評價標準體系。
只有大專學歷的趙鐘星是韓國新材料專家,當升材料科技公司以200萬元年薪引聘其為企業研發,他很快突破了新材料量產工藝的4項關鍵技術,攻克了高鎳材料多項行業難題,海門區還給予其100萬元的政府創新資助。如今,“不唯年齡、不唯職稱、不唯學歷、不唯獎項”的人才評價體系,已成為海門區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
藺智勇擁有17年的生物醫藥企業工作和學習經歷,曾在國內知名企業就職。他曾主導開發的工藝項目中,已有4個單克隆抗體產品上市,1個重組蛋白上市(獸藥),在工藝開發方面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去年上半年,藺智勇從蘇州的一家藥企來到澳斯康,不到半年時間,擁有碩士學歷的他便被推薦參與了東洲英才“創新類人才”的評選。以往,參與這類人才評選的一般需具有博士學位。
“《東洲英才改革實施辦法》中有‘企業全職引進的創新人才,符合一定條件的,申報時可不受年齡、學歷限制’。”海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楊江華表示,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歸根到底是為了有效甄別人才、高效激勵人才、充分釋放人才活力。
“這個人才評價體系非常好,讓我們這些一直臨床研究的科研人員享受到了政策紅利。”海門生原干細胞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是原第二軍醫大學轉化醫學中心執行主任劉厚奇教授,20年來,他一直深耕人體干細胞的分化機制與臨床疾病治療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共獲得國家干細胞重大研究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基金、上海市重點科研項目等近20項、發表科學論文100余篇、獲得國家專利10余項。2018年,他退休后決定成立公司繼續進行人體干細胞臨床轉化研究。而當年,像劉厚奇這樣的資深專家學者仍面臨著人才引進政策的“年齡”坎。
面對上海一園區提出的嚴苛條件,海門區對劉厚奇拋出了橄欖枝,不僅提供了部分初始創業資金,還有三年免租等優惠政策,并協助他申報了東洲英才、市江海英才、省雙創人才等。“企業的快速落地為我們的項目推進大大節約了時間。”劉厚奇告訴記者,目前,他的人體干細胞轉化項目已處于臨床實驗階段。
體制順、機制活,則人才聚、事業興。近年來,海門區重點探索建立了“頂尖人才”評價直推機制、人才評價貫通機制,推行企業自評專家機制,創新重大人才項目容缺評審機制。鼓勵事業單位聘用高層次人才實行市場化薪酬,推動建立人才職稱直聘、破格晉升等制度,建立“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貢獻一流回報”的利益分享和收益機制,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入分配機制。通過不斷完善的人才政策體系、創新人才引育模式、建強人才載體平臺、優化人才發展生態,人才集聚效應正逐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區人才總量超過23萬,先后引進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國家頂尖人才76名;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47人,省“雙創計劃”人才91名、省“雙創團隊”12個;自主培養國家“萬人計劃”專家5名。
標簽:
本文鏈接:http://www.tiancaifz.cn/xwzx/1552.html
版權聲明:部分素材來自網絡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