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人社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提出七個方面20條措施,持續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破解職稱評審中的“四唯”“一刀切”、簡單化等問題,推進全省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高質量發展。
一、健全完善職稱評價體系
修訂各系列職稱評審條件,建立體現思想品德、職業道德、專業能力、技術水平、學術影響力、創新成效、決策咨詢、人才培養、公共服務等多維度評價指標,形成有利于專業技術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職稱評審標準。推進分類評價,將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技術經紀、創意設計等新職業納入職稱評審范圍。動態調整專業設置,支持各地各單位圍繞戰略發展需求、產業發展需要、特色產業、重點產業鏈設立新的評審專業。
二、科學設置論文和科研成果要求
建立“菜單式”評價指標體系,將論文從“必選”轉變為成果“多選”,實踐性強的職稱系列不將論文作為申報、評價的主要指標和硬性要求;研究系列專業技術人才注重評價原創性貢獻、學術影響力和研究能力,淡化論文數量要求;突出對工作業績的評價,引導專業技術人才專注本職工作,愛崗敬業,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專業水平。推廣代表性成果制度,標準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解決方案、創新突破、高質量專利、成果轉化、理論文章、智庫成果、文藝作品、課堂教學實錄、教案、病歷等業績成果均可作為職稱申報代表性成果。進一步擴大正高級職稱評審代表性成果的范圍及形式。
三、減少學歷、獎項等限制性條件
合理設置學歷認定要求,對不具備規定學歷、業績貢獻突出的,可由2名以上具備正高級職稱的同行專家推薦破格申報;非全日制學歷與全日制學歷、職業院校畢業生與同層次普通學校畢業生在職稱評審方面享有同等待遇;黨校函授教育學歷,根據有關規定享受國民教育相應學歷有關待遇;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可分別按照中專、大專、本科學歷按要求申報現有系列職稱。破除簡單將人才稱號、獎項與職稱評審直接掛鉤的做法,不將科研項目、經費數量、獲獎情況、論文期刊層次、頭銜、稱號等作為限制性要求。
四、暢通各類人才職稱評審通道
拓寬高層次人才、特殊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可采取“一事一議”“一人一策”的方式直接申報高級職稱。海外歸國人員、黨政機關交流或部隊轉業安置到企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到企事業單位工作后首次申報職稱時,可參照同類人員評審標準,根據其任職年限、學歷資歷和學術業績直接申報相應職稱。探索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行職稱申報舉薦制和國防科技等特殊領域人才職稱評審專門辦法。開展好基層專業技術人才“定向評價、定向使用”,鼓勵人才扎根基層一線建功立業。完善民營經濟組織人員專項評審工作,為民營企業評價、儲備更多優秀人才。
五、發揮用人單位主體作用
有序下放職稱評審權限,向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備案授予職稱評審權,支持國家實驗室開展高級職稱自主評審。具有職稱評審權的單位結合目標任務、崗位職責、績效考核等分類制定職稱評審標準;鼓勵多元評價方法識別人才,促進評用結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科技領軍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等可推薦本單位技術負責人直接評定相應層級職稱,采取更加靈活的職稱評聘機制。強化用人單位審核推薦責任,對申報人員的品德、能力、業績情況的真實性負責。
六、推進職稱評審數字化
搭建職稱評審業績檔數據案庫,完善職稱系統直接獲取公需科目學習結果功能,加快歷史職稱證書電子化進度,非必要不再要求申報人提供紙質申報材料,實現職稱評審“無紙化”。探索建立線上量化賦分體系,合理設置各評審環節得分比重,建立更加科學、精準、公平的職稱評審機制。實施數字化監管,完善各類業績成果風險預警功能,搭建業績載體負面清單數據庫、用人單位和申報人誠信檔案數據庫。探索職稱評審正向賦能,將申報人及用人單位在職稱評審中的誠實守信情況作為申請融資的重要信用評級指標,鼓勵支持金融機構為信用優良的申報人及用人單位創新創業提供金融信貸支持。
七、優化職稱評審管理服務
完善同行評價機制,建立專業性、自律性的職稱評審委員會,開展公平公正、代表性強、權威性高的同行評價;支持各評委會積極探索學術委員會認定、引入第三方機構評價等方式,提高職稱評審的質量和公信力。規范評審專家管理,建立推薦遴選、培訓考核、信用記錄、退出懲戒等制度,加強職稱評審專家庫建設,搭建評審專家考核評估指標體系。加強備案指導、管理、信息公開、數據監測等工作,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營造風清氣正的職稱評審環境。
本文鏈接:http://www.tiancaifz.cn/xwzx/1919.html
版權聲明:部分素材來自網絡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